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如东县2013年教师培训工作意见》(东教师〔2013〕1号)有关要求,以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完善提升为抓手,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培训时间、课程内容和培训对象:见安排表
三、培训目标
总体目标是“强化能力、提升素质、决战课堂、提高质量”,核心是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主要内容是渗透“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的学科培训。
大力开展以师德为首、师能为主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得以升华、专业知识得以拓展、教学科研能力得以提高,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积极参与省、市级培训,坚持以校为本,积极探索建立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开展系列有内涵、有实质、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的培训活动,向教师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优质、高效地开展教师培训。
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铸就良好的师德师风;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提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历层次,进一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进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论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支教学能力突出管理业务熟悉的教师队伍,为我校的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四、实施原则
1、坚持以教师为本、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培训的原则。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2、坚持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相结合,日常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研修,围绕“提质减负、高效课堂”,提高校本研修效益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则。
五、培训要求
校本培训以高效教学为重心,全面提高教师理解新课改、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确定以下培训内容。
(一)全员培训
1.师德教育
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新教师上岗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外的师德教育制度和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加强对班主任教师、教育员等开展师德教育的专题培训。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使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做到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人师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理念培训
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先进思想,融合传统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3.知识培训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发展。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动态,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4.方法培训
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通过培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学生团队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技能培训
以新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以多媒体有效辅助课堂教学展示课、研讨课、示范课,多媒体有效辅助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论文评比等形式推动教师进行实践及反思,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6、暑期培训。
制定暑期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工作,完善暑期培训的组织、考核和评比制度,提高培训实效,确保全员参训率、合格率和通过率均达100%,优秀率达95%以上。
(二)专项培训
专项培训以打造骨干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校级骨干教师队伍,形成结构合理的市、县骨干教师梯队。同时,要切实强化骨干队伍的管理,推动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促进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持续发展。
1.骨干教师培训
在立足教师整体优化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和完善我校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建设,按照“分层培养、逐级提升”的原则,探索骨干教师的多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一支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有效推动我校教师的全员培训。
制定骨干教师管理办法,细化年初计划、过程记录和年底考评,加强市、县骨干队伍的管理;以课题研究为推手,促进骨干教师引领校本研修,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动作用的基础上,帮助骨干教师找到新的专业生长点和职业兴奋点,更进一步地推动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
2.班主任培训
学校将加大班主任队伍及班主任后备队伍的专项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学校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加强新老班主任帮带工作,继承和发展班主任工作的良好传统;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的“德、能、勤、绩” 进行考核,完善一年一度的聘任和评选制度,确实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政教处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班主任培训方案,逐步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班主任骨干队伍。
3.新教师培训
在配合教育局组织的新任教师岗前集中培训外,开展以校为本的新教师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学校将主要依靠校内教育教学口的管理人员及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力量,更科学地为青年教师提出高一些标准的专业成长要求,提供与此适应的专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明确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考核与评价细则,同时,发挥“一对一老带新”等立足岗位实践练兵的载体,形成有机制保障、有理论引领、有实践带动的青年教师培训体系,使新任教师一年能站稳课堂,三年能胜任教学,五年能成为骨干。
4.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
加强学科组长培训,真正发挥教研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以骨干教师培训、教研组常规业务提升、课题研究等为平台建立一支适应课程改革推进及我校持续发展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团队。
六、培训模式
1、自我研修
深入持久地开展“潜心读书、丰富内涵、促进发展”主题读书活动。学校每学期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学行为,使学习教师的浓厚兴趣。学校要对布置的自学任务,进行检查和考核。
2、师徒结对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校本培训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多对多集体带动”、“多对一集中打磨”“一对一新老结对”等校本实践培训方式,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师培训形式,力争有所突破。
3、科研引领
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一个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教师,只要他肩负教科研的使命,带着课题的压力,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去克服困难,研究探索。学校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省市县各级课题,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同时以教科研的发展推动教师主动参加继续学习与接受培训。
4、实践反思
从“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角度,可以认为,每一个教师、每一个教研组的成功都离不开自身的反思与实践,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反省能力,而校本培训恰恰能达到离职培训所无法达到的对教师实践作及时反思的要求。
5、考察交流
组织校内、校际之间的教师教学交流,积极创造机会,外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取长补短。
6、专家讲座
学校定期聘请校内外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水平。
上一篇:爱——师生关系的真谛
下一篇: 学校管理中的柔性化《中国教师报》
- 相关信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