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招生考试 > 高考资讯

2014年高考冲刺文科生复习备考全攻略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4-03-08 18:30:23
 

  到了最后冲刺阶段,高考文科生们是不是觉得很多东西都想抓,但是又不知道从何做起?小编分享一位清华新生的经验给大家,在最后冲刺阶段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每科该怎样进行复习?

  作者简介:2013年江苏高考生,现为清华大学大一新生。

  一、关于语文:

  (一)基础分怎么抓分?

  基础分题型比较固定,字音、字形、成语、文学常识,所以比较有依据可抓,要死守,不应该失分!

  1、积累:可以买一些相关的资料或者是在平时多积累、背诵,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精力下硬功夫,多背多练;

  2、利用小时间:可以利用小时间来记忆、背诵并复习巩固;

  3、排除法:也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比如说排除法,还有比如说字音字形,越是大型的考试,即使已经积累了很多,还是感觉没有看过或挺生僻的那种,我们一般都认为他应该是对的,没有把握的不要猜测,不要乱选,选一些自己有把握的,剩下的就是可以用一些小技巧把它写出来。

  (二)如何涉猎语文的课外内容?

  1、课外内容分类:语文的课外涉猎的内容,具体的分成两个类型,一个是必须要补充的,还有一个是拓展积累的。必须要补充的,就是高考里面会考一些基础题,比如说字音字形文学常识这一类的,书上不是很全,我们在课外自己补充,还有一类是拓展积累的,阅读量和作文的一些素材,都是要靠这个来积累。

  2、拓展积累分类:拓展积累一般分三类:

  第一类是文章,要不断扩大我们的阅读量,写议论文时,论点会比较深刻和清晰,对我们阅读理解也有所帮助,文章可以是一些高考以前的选段文章,也可以是自己想读的那些优美优美文章,

  第二类是素材,可以是我们平时读书时自己发现的素材,也可以是专门的素材书里的一些。

  第三类是书,阅读一些书的目的一是积累一些好词好句,二是融会贯通作者的一些思想,使自己的议论文更加深刻,吸收一种语言风格。我们写作文不管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是要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比如说有温柔细腻的,或者是理性严谨的,不用刻意的去模仿,看到你比较欣赏的或者跟你自己的语言风格比较接近的,你就可以多读读他的书,然后来拓展一下自己。

  3、利用小时间:课外内容积累用什么时间呢,建议抽小时间,比如说,早读、下课或者是晚自习课前那些休息时间,又或者是晚上回到家或回到宿舍时,可以随手准备一个小本词汇的小册子,也可以把打印出来的材料挂在随处可见的地方,像我自己高三时有时会在洗脸池旁挂一个素材积累之类的,走过去就看两眼,积少成多就能积累很多。

  4、文理穿插:语文复习的时间安排,可以文理穿插,比如我自己是做数学做得比较疲惫的时候,看看书、摘抄,做一些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也有提神的功效,觉得摘抄至少应该每两天一次,这样保证阅读量和积累的一个质量,像记忆基础题的话,每天都应该做。可以一次把一整项做完,也可以把字形、字音、文学常识看一遍。每天定量,这样比较有效率。

  总之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自己哪一项比较薄弱,然后怎么积累比较有效率,用什么时间,抓小时间用来提升,这样都可以。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以我的一些建议作参考,怎样才更有效。

  (三)如何做作文积累?

  1、时间利用:作文积累可以用小时间,比如说一天半个小时,或者每天下课的时候看看自己以前积累的东西,如果是长时间积累记忆的话,效果也不是很好,可能会疲劳。

  2、明确目标:明确自己作文基本的目标,有些同学是想积累些素材,有些同学是想积累观点,有些同学想积累语言风格,还有的是好词好句,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去定向地选择一些书。如果需要素材的话,平时不仅要自己善于发现一些文章中的素材,平时自己做的阅读理解、论文或者是记叙文散文里面的一些句子或一些点都可以作为自己的素材运用;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素材积累方法就是文言文,我们平时做文言文的时候,读文章其实就挺费劲了,但是读文章之后,能把它积累下来的也不算白读,并且如果我们能用到一些文言文素材的话会增加我们的文学底蕴,就是老师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感觉你这孩子就是底蕴特别好,就会给你加印象分。像我后期积累文言素材的时候,就会找一些比较有哲理的句子,或者是文中一两句话就能概括这个人的一些事迹的这种例子,当然一些比较普遍的例子就不要积累,比如说我们经常文言文中,这个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他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比如说在沙场上很英勇啊,以一敌百,这样的一个是我们用不到,还有一个是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双向积累组材。平时积累的素材和现实考试如何联系在一起,我建议大家可以双向积累组材,就是在积累的时候,自己多角度地发觉这个素材,我可以怎么用;有几个主人公我就可以从几个角度,或者我自己发掘,把它记在旁边,然后自己看的时候也有所启发,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可以拿出作文题,来看看自己积累的素材能不能用,增加我们思维的活跃度,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4、摘抄本。积累一些素材或好词好句时,我建议大家可以摘抄下来,找一个专门的本子,一是查找时比较方便,二是旁边还可以写一些自己的小思路、杂想,或者是受到启发,自己信手拈来的句子。

  5、积累论点。论点也是可以积累的,平时我们看到一些比较有共鸣的或者觉得你挺深刻挺实用的一些论点,也可以把它储备在脑海里,写作时,如果是半命题或者是材料题(当然材料题要注意不能跑偏),就可以把它灵活运用起来,如果是命题作文的话,同一个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最好不要写并列式的,比如说以自信为题目的话,说自信是迈向成功的阶梯,自信是我们克服恐惧的一个助手,或者什么灯塔之类的,这些老师看不到你深刻的思想,会觉得视觉疲劳,所以我们可以采取递进式或者是反弹琵琶,比如说第一段写自信怎么样,第二段也可以写过于自信也会怎么样,然后自信要把握好,这些也可以写。这种时候我们之前积累的一些比较深刻的论点就可以灵活的运用起来了。我们平时的阅读或者我们做到的议论文章,都可以把其中的论点提出来作为自己的积累,如果说要推荐书的话,那就是我高三的时候订阅了一本《作文与考试》杂志,一个月有三期,分别是素材版、阅读版和写作版,基本上就把我刚才说的这些可能全部概括。

  另,素材积累方面,《思维与智慧》杂志也挺好,如果我们专门读一些文人、名人的作品也可以,比如说周国平、白岩松的等都可以读读。

  (四)写作时如何将知道的表达好?

  1、勤积累,勤练手。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一段时间疏于积累了,或者没写什么文章,你写的时候会感觉有论点从自己脑海里蹦出来,但不太会表达或表达的没有那么好,用的例子、语言都不是很理想。建议要练手,练笔是不能间断的,这种练笔可以是平时的积累(两天一次),经常复习自己的摘抄,或者一些随感随笔,都可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或者平时的周记练习,就不会生疏了,而且以前写过的东西,自己也可以再看一看,自己一些引以为傲的文章,完全可以划一划或者是提取精髓,运用到下次考试当中,这样的话可以变换成各种各样的考试题型方式。

  2、先写完,再完善。另外,作文课或考试时间有限,比较紧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可选择一种比较保险的方法,先把文章写完,可能不会铤而走险,想把自己的一些观点非常清晰或者是非常深刻地表达上去。我建议把一个题目写它两遍或者是写三遍都可以,这样写两遍是比较基本的,就是把你之前就没有表达的一些观点把他罗列出来,然后自己可以以此为根据,搜寻自己记忆库里的素材,或者说在网上专门搜一些素材,把它充实完善,也起到一个练笔的作用。

  什么情况建议写三遍呢?就是你觉得这个题目特别好或者自己觉得特别有感而发,会觉得这个题目的普适性特别强,比如说你以前写过跟这个类似的题目,或者是你觉得和高考的大趋势相似,可以写第三遍,想起来把自己的新点子补充到原来的文章,形成自己的作文库和素材库,在高考前把她看一遍,这样高考的时候有底气。当然如果考试的时候你们实在是觉得挺着急的,就是想的东西表达不出来,我们可以试试换一个方法、换一个说法,或者说把他贴切的意思表达出来的,就是先保证考场的一些自己的基本利益,就是把该拿的分数先拿下来,在保证分数的前提,分数再大化,再慢慢琢磨。

  二、关于阅读:

  语文、英语的阅读和历史的材料阅读不太一样,历史阅读,只要知道材料讲的是哪个人物、哪段历史、概括主旨,或是联系你所背诵的内容把它写上去、联系一下材料就可以了,但是语文和英语的阅读重在理解。

  1、通读:在做语文和英语阅读题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先通读一篇文章,大概理解一下文章的主旨,就是文章讲的是什么,因为下面的每个题目都跟主旨相关,尤其是语文的每一个题目,不管问的是手法、技巧,或者问的是哪一段的一些具体内容,其实都跟主旨这个大方向分不开的。我们答题的时候,都要顺题意,表达了什么情感、什么主旨等这些。英语文章阅读之前,可以先简要看看题目,因为有些同学看了英文后,不能特别流畅地在脑海里自动把它翻译成中文,所以先阅读题目有助于我们大概了解一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而且有助于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把握重点,自动地加强一下这个关注点。

  2、分割:在通读文章,理解大意后,可以把文章分割一下。分割,就是把每一题对应区间给找出来,语文阅读会很明确告诉你在第几段这一句话用了什么手法,最后一题是一个全文的主旨概括题,所以语文比较好找。英语阅读,有时候会给你一句话,就需要快速浏览文章,找出这句话,联系上下文,并理解进行答题。

  3、看题目:看题目也是很重要!语文阅读问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者表达方式这三种问法,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平时积累的时候要注意区分,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答错,答到正点上。英语阅读的题目,我们更要仔细看,有时候仅仅因为一个单词的区别,可能选项就不同了,比如说,如果题目问“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passage? ”这时候我们就要注意,下面选项的内容,我们选择正确答案一定不是在文中你能直接出现或者能直接找到的原句,这个是要我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来答题的,但是如果题目问的是“what can you learn/ know from the passage? ”就可以找个文中尽量接近的句子来答题。总之熟能生巧,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加强练习。

  4、做套卷:就是把所有的题目都见识一遍,也是很好的选择,比如英语、语文,其实类型都是比较固定的,而一些考前辅导书里面也都有总结,我们在平时也可以自己总结一下,另外还有一种练习方法,就是按这个题目的类别进行联系,比如说英语有推断词义、主旨概括或文章标题这些类型,语文有手法、情感、主旨等,大家可以在平时积累,另外语文的阅读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有时候也很相近,就是多次出现的,为出题者所偏爱的类型,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也可以积累一下,下次碰到的时候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答出来了。

  三、关于历史:

  历史,怎么提取信息和联系课本?其实历史,只要看题目就可以了,历史的前面有个大题干,会说据材料分析或者据事迹材料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如果是前一种,只是据材料分析的话,就直接找材料里的内容就可以了,并不用联系课本,但是找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找全,最好是画关键词、找准区间,就是把每个题的答题区间框下来,然后用分号,一般一个分号为一个单位,分成几个小点,不要漏点。如果据事迹材料分析并联系所学内容的话,就在脑海里搜索一个知识网络,比如说历史的一些所有的知识,按几个类别来分,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也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还可以分为中国史、世界史,这样就比较好对应。

  四、关于地理:

  首先最重要、最基础、也是我们做题的根本,是书!也就是说,书中的一些知识点。像我一开始小高考复习的时候,比较盲目追求做题,想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但后来发现我错了,因为应该先把书中的知识点记忆,然后理解,融会贯通,这样子看题的时候,不但能很快、很高效地解题,而且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是理解后的做题。地理是文科中比较偏理科的科目,因为它不仅需要背,还需要理解,然后我们再通过做题来进行巩固,所以建议大家学习地理时,首先听课,要把书上的一些知识点以及老师补充的一些内容都搞懂,并且都记忆,熟练之后再做题巩固,做题不用多,就是你觉得这个知识点基本熟悉体型就可以了。

  三是看图背图。就是将地理书上一些知识点,以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有些时候你看那个题目也会给你图,让你分析。在书上的一些小图小细节,我们要注意一下,然后该背的时候就背下来。至于世界地图,就不用全部记忆,太繁琐,可以大致搞懂,提到一个比较常见的国家,你可以知道他大概在哪个位置、在哪个洲,这样不影响你做题的就可以了。

  五、关于数学:

  1、牢记知识点:数学,虽然是理科,但也要融入一些文科的学习方法。比如说,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点、易错点、易混点,甚至这个知识点常出现的一些题型,我们都可以把它记下来,这些基础和知识点我们必须记下来,是我们做题的根据。

  2、吃透书本:数学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所有的基础知识点,还有一个是例题、方法,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考试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另外有一些拓展题,比如说数列,还有平时没有注意到的小细节也可能成为最后一题的来源,有一些高考题都可以在书上就是找到原本的根据。

  3、做题在精不在多:通常做题,买了挺多本,但最后都是做了一点点,后面就没有坚持,所以,建议大家能尽力而为,认准一本或两本,把这一本都弄懂了,而不要一段时间比较闲就做,一段时间没空了就不做。因为每一本书的知识体系,都是有联系的、固定的,你把这一本书掌握好了,其实就挺够用的了。这个是我们在平时,还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建议大家这样做。最后复习阶段,就是所有的知识基本上都已经比较熟练了,要练习的时候,可以用套卷和具体专项相结合的形式,一周一到两套,也不要太多,然后每做一张考卷要分析一下,自己哪里错了,哪一个知识点还没弄通,或者哪一个类型比较薄弱,再根据这个去选择相应的专项练习。

  4、错题分析很重要:平时做题也不用一味地追求做特别多的题,或者刷题,把老师上课的笔记、做过的题目、做过的练习试卷都能够掌握好,然后对错题都有所反思,其实我觉得就可以了,一道错题你可以把它联系一下自己以前所学的知识点,或者是联系下其他的题目,或者是自己可以开动脑筋,看看这个题目还能怎么变得更难?这样的话就可以事半功倍。

  比如说,我分析错题的时候,把自己卡壳的那个点找出来,看看我为什么卡在这个点,题目有哪些蛛丝马迹可以引导我能想到这个点,然后我会把整个思路再梳理一遍,看看能不能从他的设问和他的条件,双向推,就是从条件可以推一步,从设问推一步,然而进行交汇而解题。

  我们平时做题的时候,如果思维卡壳了,就可以把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都圈出来,不是每句话,是每个条件,一句话里面可能有两个或三个条件,我们看一看现有的解题过程中,有哪一个条件是没有被用到的,然后以你这个条件为基点进行思维的拓展,不断联系,比如说这个条件是现有的,这个我在过程里面怎么样运用,或者说这个结论启示我怎么做,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突破思维的一个障碍。

  5、错题本:我会在每一本练习册上都标注出自己的错题,然后每次复习的时候用不同的颜色而写下自己的感悟,或者我把会做了的折起来,将来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看,起到巩固的效果。如果正在进行错题整理的同学,我建议,找一个活页本,在每一个专题,比如说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直接贴上标签,在做题的时候,把错题归到每一类别上去,既可以方便针对专门的类别进行复习,然后找出这个类别的易错点或是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并且比较方便查找,形成一个知识的体系,有条理有逻辑。

  6、考试时放平心态:数学考试要放平心态,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有时候一开始会纠结最后一题怎么做出来,反而忽视了前面的基础分的检查,基础丢分,而最后一题也没做出来、做全,这样得不偿失,作为文科生,我们的核心利益是全面基础分不丢分,最后一题是尽力而为,能做多是多少。

  7、克服粗心:基本上所有同学们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粗心,或多或少,大家都有粗心的时候。我以前是特别粗心,数学的一些计算,审题都要丢掉十几分,在高三的时候,为避免,我一是在做题的时候把条件圈出来,这样有助于自己的思路,并避免自己因为看错失分,二是改变草稿纸方法,以前是比较乱写乱画,随心所欲型的,后来我把它分割,就是分区域,然后进行演算,这样子的话检查也比较方便,而且自己写的时候也比较工整不容易失分。我记得我妈妈好像拍了几张我前后草稿纸的对比图,真的特别神奇,就是自从那次影响之后真的就基本上没有出粗心过,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我的草稿纸演算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作为一个参考吧!

  8、数学题型本:我个人是觉得题型本没有很大的必要,因为首先第一点是题型都比较多,而且题型很难分类,有时候你看到是这个题型,但其实它也包含了另一种,而且这样分的话,和错题本的知识框架为分类标准的可能有些冲突了,反而会造成比较繁琐,所以我建议在以知识框架为分类的错题本里面,可以在自己做题的时候,自己在旁边总结一下这道题的题型,下次看的时候就可以两个一起看,效率比较高,而且比较清晰。

  9、考试的时间分配:数学考试的时候我分配时间是:填空题,30分钟,剩下的大题目1小时15分到20分钟,剩下的10到15分钟,再系统地检查一遍,特别是对自己卡壳的题目要有一个时间限制,比如说填空题的13、14题,如果你想5分钟还没有想出来的话,就可以放弃了。还有这些大题目,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卡壳,想了大概超过你预期的时间,你基本上就可以放弃掉,然后看看下面的题目。

  六、关于知识点的联贯:

  采用什么方法把学过的知识点联系贯穿起来?

  1、文理都需要。我个人是觉得不但是文科很需要,这种思维,理科类数学也很需要,如向量和三角,这些知识其实都是共通的,在解题的时候他们也可能是会互相用的。就数学而言,我是在最后阶段把考纲拿出来,然后把每一个知识点,能联想到的所有跟它相关的知识点、以前做过的一些题目里的一些用法,或者都能把他联系起来的一些模块,都写在旁边,每次考试之前看一遍,考试的时候自动地这个知识点联系到另一个知识点,这样思路就能打开。

  2、考试技巧:数学考试的填空题、一些中上难度问题,比如说第10题,甚至是第8题往后的这些题目,一般都会有一些知识点的综合或是联系:第一个办法是可以找那个最主干的知识点,然后,把他归到那一类,这样的话,我们复习时还可以看看它能够跟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融会贯通一下,加深印象;第二个办法,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比如说一个综合题的一个分类,把它归到一个新的类别,看的时候也比较清晰,大题目一般都是最后一题或最后两题,或运用了一些其他的知识点,我们就可以把它专门归到压轴题。

  3、思维导图:历史政治这种记忆性科目,思维导图方法也挺有用的,不过我列思维导图时,就是把每个知识点都特别详细列出来,一般把一个单元的标题以及每课的一些小框提炼一下,然后根据这个,自己在脑海里过一遍相关的知识点,并且在背诵记忆的时候,背到相似的地方,可以翻回去再看一遍,这样不仅能增加脑海中的联系,而且能够加强记忆,下次自然就能联想到相应的模块。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分类归类,这样的话就更能够很容易地联系。

  (三)如何做作文积累?

  1、时间利用:作文积累可以用小时间,比如说一天半个小时,或者每天下课的时候看看自己以前积累的东西,如果是长时间积累记忆的话,效果也不是很好,可能会疲劳。

  2、明确目标:明确自己作文基本的目标,有些同学是想积累些素材,有些同学是想积累观点,有些同学想积累语言风格,还有的是好词好句,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东西,然后去定向地选择一些书。如果需要素材的话,平时不仅要自己善于发现一些文章中的素材,平时自己做的阅读理解、论文或者是记叙文散文里面的一些句子或一些点都可以作为自己的素材运用;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素材积累方法就是文言文,我们平时做文言文的时候,读文章其实就挺费劲了,但是读文章之后,能把它积累下来的也不算白读,并且如果我们能用到一些文言文素材的话会增加我们的文学底蕴,就是老师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感觉你这孩子就是底蕴特别好,就会给你加印象分。像我后期积累文言素材的时候,就会找一些比较有哲理的句子,或者是文中一两句话就能概括这个人的一些事迹的这种例子,当然一些比较普遍的例子就不要积累,比如说我们经常文言文中,这个人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死,他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贡献,比如说在沙场上很英勇啊,以一敌百,这样的一个是我们用不到,还有一个是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双向积累组材。平时积累的素材和现实考试如何联系在一起,我建议大家可以双向积累组材,就是在积累的时候,自己多角度地发觉这个素材,我可以怎么用;有几个主人公我就可以从几个角度,或者我自己发掘,把它记在旁边,然后自己看的时候也有所启发,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可以拿出作文题,来看看自己积累的素材能不能用,增加我们思维的活跃度,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了。

  4、摘抄本。积累一些素材或好词好句时,我建议大家可以摘抄下来,找一个专门的本子,一是查找时比较方便,二是旁边还可以写一些自己的小思路、杂想,或者是受到启发,自己信手拈来的句子。

  5、积累论点。论点也是可以积累的,平时我们看到一些比较有共鸣的或者觉得你挺深刻挺实用的一些论点,也可以把它储备在脑海里,写作时,如果是半命题或者是材料题(当然材料题要注意不能跑偏),就可以把它灵活运用起来,如果是命题作文的话,同一个题目也可以有不同的切入点。最好不要写并列式的,比如说以自信为题目的话,说自信是迈向成功的阶梯,自信是我们克服恐惧的一个助手,或者什么灯塔之类的,这些老师看不到你深刻的思想,会觉得视觉疲劳,所以我们可以采取递进式或者是反弹琵琶,比如说第一段写自信怎么样,第二段也可以写过于自信也会怎么样,然后自信要把握好,这些也可以写。这种时候我们之前积累的一些比较深刻的论点就可以灵活的运用起来了。我们平时的阅读或者我们做到的议论文章,都可以把其中的论点提出来作为自己的积累,如果说要推荐书的话,那就是我高三的时候订阅了一本《作文与考试》杂志,一个月有三期,分别是素材版、阅读版和写作版,基本上就把我刚才说的这些可能全部概括。

  另,素材积累方面,《思维与智慧》杂志也挺好,如果我们专门读一些文人、名人的作品也可以,比如说周国平、白岩松的等都可以读读。

  七、关于高考前文科复习方法:

  (一)语文:

  1、多练习加强手感。语文考前还是要继续做题、练习,练练手保持手感,这时候素材或者文本的积累可以先放一放,主要重点放在复习以前所积累的东西,并且在脑海里想一想能够怎么用?这样在考试时能比较灵活地运用。

  2、抓住基础,复习积累。基础知识的积累不能放松,而且还要复习一下以前所积累的内容,这个时候就是考前突击几率会比较好,就是考前一周,或者是两周,就是统一地复习一下,考试的时候会记忆犹新,一些高考必备篇目,考前要过一点,考前一两天过就可以了,这样自己会比较深刻。

  3、分配时间做套卷。在考前,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语文平常可能一周是两到三套卷子,大考前时间比较紧张,我们一周一套卷子或者是两套卷子就可以了,其他的时间,可以每天做一些固定的专项,比如说135我做阅读和文言文,246做基础,确保每天能练手,复习一下,巩固一下。

  (二)数学:

  1、功在平时,复习错题。考前的数学的,因为数学它是重在平时,如复习、错题积累,及知识点得记忆都是在平时。那考前的话,我会建议大家提前两周左右开始复习,我先看一遍书就是在把知识点过一遍,把一些例题什么熟记于心,然后再复习错题,复习做题的主要目的就是,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或者说对一些易错易混点加强记忆。

  2、动手练题,加深印象。因为数学是一门几天不练习就会手生、做题时思路就会有点受阻的科目,所以建议大家即使是考前比较紧张的复习,也要你动手,就是练题型,做旧题,复习以前的错题或者以前的知识时,不是光看,只想思路,而是应该把这道题当做全新的一道题,重新演算,加深印象,起到练手作用。

  3、把握时间,做好套卷。考前最好做一到两套套卷,一方面是把握一下时间,比如说填空题大概分配多少时间,如果到时间有特别难的题,也不要去抠,保证自己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加强练手,就是把各种题型,再见识一遍,再过一遍,对于这个知识点、知识模块也都有所熟悉。数学不能像语文,全都做,就是全都练手,我们要着重攻弱项。所以数学的练手不像语文,是比较平均的,每一个项目都要练一下。数学如果是强项,或者说自己比较熟练的知识点的话,就每天做几题,避免手生就可以了,而对于弱项可以放比较大的精力在上面,再着重突破或考前再突击一下。

  (三)英语重在平时积累。英语还是平时的积累比较重要,因为像单词词组,或者是一些语法,还有包括一些答题的技巧都是平时积累。考前可以做做题练练手,不要手生,然后再背一下高考必备词汇,避免一些低级错误,或者是因为词汇记不起来而导致了一些失分就可以了。

  (四)政治历史平时记忆,考前回忆。考前复习政治历史,重在平时抽小时间,比如说课前课后,这些都是你背诵效率比较高的时候,而且乘老师讲的内容记忆比较新鲜的时候背,这样效率比较高,然后在考前,以单元的形式再大体过一遍,把单元的题目或者是框架提炼下来,在脑海里回忆,碰到比较卡壳的点再带回去看,或者是觉得自己以前背过的有联系的地方再回去看一下,效率会比较高。

点击数: 110 【字体: 收藏
相关信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