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南宁市中小学校开展课程育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各县区、开发区教育局,市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各民办、事业办学校:<?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市各中小学校积极推进课程育德工作,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育德功能,建立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育人机制,现将《南宁市中小学校开展课程育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强化学科教研,整合德育资源,培育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
附件:南宁市中小学校开展课程育德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
2014年2月26日
(网络传输)
南宁市中小学校开展课程育德工作
的实施意见(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适应新课改和新形势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育人机制,现就全市开展中小学课程育德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课程育德是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内容
(一)课程育德是落实德育首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学生主要依靠课堂上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来汲取营养,不断成长。因此必须坚持课堂主渠道育德的功能,充分挖掘各种文化课的德育资源,让德育融入于文化知识的传授之中,让学生除了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能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对善恶美丑能有明确的判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道德素养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课程育德就是充分发挥学科课堂这一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发掘和利用好各学科德育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工作。课程育德是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育人机制,推动我市素质教育求新突破、创高水平、上新台阶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育德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教育方式、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对学生影响最深远,突显了德育首位的指导思想;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每一级课程建设都蕴含着大量的德育资源,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因此,课程育德是每一个教师、尤其是任课教师的基本职责。实施课程育德,就是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克服重智轻德,德育和智育两张皮的现象,推进新课改目标实现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育德是提升教学价值的内在动力。课程育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简单、生硬的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德育是开展智育、体育、美育等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对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活动开展具有催化剂、润滑剂和活化剂的功能,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课程育德不仅仅是为了德育,更是转化 “以分数定论的应试教育和以考试为主的量化管理” 的传统教学育人观念,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
(四)课程育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的教学境界、育德能力、人格力量,决定着各项教育教学效度。课程育德就是要使每位教师都能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从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出发,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建和谐民主的新型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重点突破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的落实,进一步强化课程育德功能。这是促进教师深入钻研业务,强化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课程育德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基本原则
(五)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围绕“立德树人、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习融入学科教育的全过程,着力提升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课程育德的主要任务是: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课程育德是建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途径。要通过挖掘课程德育内涵和资源,利用学科课程渗透和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教育、诚信法制教育、知恩感恩教育、生命健康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勤俭节约教育,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乐奉献、重和谐的良好品格。要加强对广大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学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阳光心态。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世界眼光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新时代青少年。
2.建设与现代德育观念相符合的课程文化。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价值体验和价值建构的平台。建设与现代德育观念相符合的课程文化,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课程的生成性和延展性,强调教学的互动性和协商性,有效促进师生民主对话、合作探究、多元发展、共同成长,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的文化氛围,建构并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文化,以良好的课程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3.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增强课程育德的自觉性。师德是课程育德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保障和决定因素。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价值理念、人格魅力、学习态度、人文素养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这种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收益终身的,因此,要以开展课程育德为契机,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使教师日常教育行为必须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要以课程育德促进师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德建设全过程。要切实增强全体教师“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课程育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教师要以爱育爱,以德育德,以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教育感召学生,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特长、潜质,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幸福、快乐地成长。
(七)课程育德的基本原则:
1.渗透性原则。课程育德是学科教学中内在生成的,自然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将德育硬加到学科教学中去。课程德育是水乳交融的渗透,而非牵强附会的硬凑;是有意识的潜移默化,而非形式主义的高调口号;是结合教材的启发引导,而非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课程德育是使学生在具体的知识学习中感受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凭借本学科蕴含德育因素的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
2.层次性原则。课程育德工作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育德开发通过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育德的实施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正确的理想信念,逐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3.主体性原则。在课程育德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不断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师生对话,加强体验学习,加强问题探究,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实践,实现自我超越。从受教走向自教,从教化转成自化,从他律变成自律,从外塑走向内驱,从而实现道德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主体重构。
4.人文性原则。要在尊重不同学科本质属性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课程的德育内涵,尤其是隐含的情感态度因素,并进行适当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充分利用生活世界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事件、价值冲突和道德困惑,激发学生的人文道德需要,引起学生的思考, 有目的地提升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情感和道德理解。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切入口要小、要实,操作性要强。
5.整体性原则。要树立大课程育德观,充分认识到课程既包含了各种课程类型和课程形态,也包含了各种途径和各种形式的教学;既包含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也还包括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要把课程育德工作扩大到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课程形态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6.实践性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努力建立与完善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工作机制,让广大中小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在生活德育中丰富学习经历,积累实践能力,提升道德修养。注重在日常行为实践中培养、考察学生的品德,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自我思考、自我提高,在实践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三、课程育德工作实施途径
(八)努力发掘课程内容中的育德资源。要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育德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处理好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努力实现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知识与道德的统一。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积极进行道德体验、道德思维和道德选择,在体验中判断,在判断中学会选择,明确应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自觉提升道德修养层次。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真正把素质教育有机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九)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育德实践活动。育德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把课堂育德与丰富多彩的实践育德活动相结合。重视开展与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各种实践活动,以课内外结合的组织方式来促进课程育德工作,使课程育德不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在学校丰富多彩的各类实践活动之中。要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社会实践育德的研究,制定各学段社会实践活动课程育德的实施方案,各学科每学期应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主动争取学校、家庭和社会支持,同时加强安全措施,使学生的实践育德活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常态。
(十)提高教师的育德水平和自觉性。要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和专业素养,增强科学求真、人文致善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把握育人契机,处理好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运用教育智慧,使学生得到做人做事的及时指导,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创新,提高课程育德质量。要提高教师育德自觉性。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良好熏陶和感染。
(十一)加强课程育德的研究工作。要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科教学现状,进一步明确学科育德的目标,梳理学科育德的内容,探讨学科育德的途径,创新学科育德有效方法,针对当前课程德育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程育德的综合教研,通过专题调研,重点突破,促进课程育德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对实践活动课程育德的研究,特别要加强对班会活动课序列化建设的研究,使班会活动课的育德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十二)结合实际注重校本德育课程开发。有条件的中小学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突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以学校为基地,挖掘育德资源,加强不同学科的资源整合,开发体现学校德育特色、针对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德育课程,初步构建起我市中小学课程育德的整体体系,实现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合力育德。
(十三)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多维度综合评价教育教学质量,既要关心学生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学生思想品德,还要关心学生身心素质和学习兴趣;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行为,建立多样化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广大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切实加强对课程育德工作的领导和保障
(十四)加强课程育德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课程育德工作的宏观管理,整合当地教研、科研等部门的力量,进行课程育德的研究和指导,制定工作指导的实施意见;要积极支持课程育德各项工作的开展,帮助中小学解决课程育德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切实保证专项经费的投入,提供必备的资源和服务,使课程育德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培训等工作顺利开展。各中小学校要不断强化课程育德的地位,探索和总结课程育德的经验和做法,将提高课程育德教学质量摆到学校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地位;要建立由一把手负责的课程育德工作机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课程育德实施办法。
(十五)构建课程育德的资源数据库。通过举办教育教学开放日、教学视导、现场会、教研教学论坛、学科德育比赛等活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观摩、学习、提高的机会,搭建课程育德工作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建立课程育德全市性的有效经验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市级课程育德网络学习资源,加强课程育德优秀案例的展示,建立课程育德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的平台,促进各地区、各学校、各学科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同时,发挥德育研究对学校课程育德工作的指导作用,制定并完善中小学课程育德调研制度,通过调研及时改进课程育德工作中的不足,并形成经验纳入课程育德工作数据库,不断提高全市课程育德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十六)加强课程育德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课程育德工作的关键,是增强课程育德工作实效性的有力保障,要通过专家引领、集中培训、校本教研、夯实常规等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育德水平。切实保证有足够师资,配齐配足相关学科教师。要把课程育德纳入中小学新教师职初培训和教师职后培训系统,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课程育德的理论水平和能力。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和表彰奖励制度,促进各学科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
(十七)完善课程育德的长效工作机制。要完善课程育德工作的监督、考评和表彰体系。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本《意见》建立课程育德专项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将课程育德纳入德育督导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评估体系之中,建立包括课程育德在内的学校德育工作的综合考评制度,把强化课程育德质量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以校为本,基于教育过程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在课程育德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给予表彰,以鼓励先进,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附件
南宁市中小学学科课程育德基本要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1.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通过学习和体验,帮助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亲近大自然、参与社会生活、认识和发展自我,适应学习生活,学会过健康、快乐、充满探究精神和创造乐趣的、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
2.强调突出以品德教育为核心的学生社会性发展教育, 课程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有机融合品德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人文文化与规范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成长为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推进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重视突出体验性和情感性,知行统一的过程,要善于将课程生活化、社会化。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要创造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方式,把师生互动、贴近生活、注意体验、强调实践作为教学的突破口。突出对话、互动、活动、实践、体验、探索等学习方式,创设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情景,使品德教育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实施应注重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实现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活动,使课内与课外经验、学校与家庭教育、学校与社会教育共同发挥效益。要注重与班队活动相结合,课程中的重点教育目标,可作为班队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教育目标得到深化。注重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将课内学习和课后行为有机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知、行为方式在实践中得到演练,使品德学科的教学得到有效的落实、延伸和拓展,使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增强。
小学语文
1.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引导学生体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取向、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3.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育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规划人生。
4.指导学生关心现当代文化生活,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教育学生尊重多元化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思想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激发审美情趣,培育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自立自强。
5.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重视语文课程中人文资源的开发,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人文氛围的营造,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 “人文互动”。
小学数学
1.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渗透实践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量质互变等观点的教育,让学生体会感悟辩证的思维方法,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和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必有据,一丝不苟,认真勤奋,坚韧不拔的良好个性品质;初步形成坚持真理、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4.挖掘数学潜在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引导学生感受和欣赏数学中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受推理过程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严谨性,体会理性思维的科学性和魅力。
小学英语
1.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学习兴趣。
2.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3.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异族文化,学会与人沟通,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音乐
1.充分发挥音乐特有的艺术审美功能,引导学生在大量接触音乐作品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学习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审美情趣。
2.注重音乐的情感教育作用,在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学习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以及世界各国历史与文化、人类崇高道德与精神追求的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参与的意识,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3.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传统与风格及人文内涵,了解和认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多元艺术与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
4.在音乐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组织丰富的课外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集体意识,提高道德修养。
小学美术
1.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视觉艺术与审美功能,引导学生在大量接触美术作品和丰富多彩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和体验视觉艺术所蕴涵的美感与情感,培养学生高雅的美术兴趣与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热爱生活和人生的积极态度,逐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想象力与创造潜能的发展。
2.注重美术表现与创造的艺术特点,在学生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视觉语言和)美术语言和技巧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发展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艺术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
3.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美术传统与风格及人文内涵,了解和认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美术所承载的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多元艺术、多元文化以及珍惜和爱护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小学体育
1.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发展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国务院关于基础课程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应联结起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观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包括体育健身、体育心理、体育娱乐、体育健美、体育欣赏及体育评价等多种要素,发展体育能力,是现代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健康,愉快生活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加强学生自我科学锻炼,注重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激发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
2.培养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不断更新观念,引入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挖掘教材中创造因素,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中提问和求新,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激烈竞争是现代体育最显著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紧张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潜力。这将对学生产生非常积极影响,让学生养成积极进取的态度,获得不畏强手、敢于进取、敢于竞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调控自我行为和态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心理抗挫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交际能力。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学习培养学生人格。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体育教学过程是积极互动的过程,可以促使人际交往,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要培养学生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具有关注个人、群体和社区健康意识与能力。
5.运用体育与健康资源,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体育与健康资源是指能够用于个人、社区体育与健康服务的一切知识、信息和资源。前者主要以文字、音像或其他形式保存在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上,同时也通过体育教师、体育与健康指导员予以保存和传播;后者主要是指各种用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场地、设施和器材。我们应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获取体育与健康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加强体育保健,自我评价,医务监督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地方操作、学校实施的课程,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课程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参与社区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形成从自己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享、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5.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态度,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小学科学
1.促进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地学习态度。形成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的习惯和意识,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劳动成果。
3.培养学生了解古代、现代科学家及科学发明的历程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还有许多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不迷信权威。
4.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体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5.在科学探究中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了解一些自然保护公约,学习自我约束,发展公益意识。
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
1.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了解国情,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正确的态度;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不断强化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育德主阵地的地位,将提高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摆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2.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内容要强调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相结合,从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出发,引导学生学习寓于案例中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个性的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注重思想政治方向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相结合,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体验性、活动性和对话性,要通过师与生,生与生、自我间的对话与交流达成理解,促进精神成长。要创造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型德育课程教学方式。把师生互动、贴近生活、注意体验、强调实践作为德育课程实施德育的突破口。突出对话、互动、活动、实践、体验、探索等学习方式,创设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情景,使品德教育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中学语文
1.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识别世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必须始终贯穿爱党、爱国、爱集体、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思想。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做人和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要教会学生从容面对生活,教会学生怎样快乐地学习、工作,怎样快乐健康的生活。
3.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让学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深邃,培养学生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4.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指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教育学生尊重文化的多元性,汲取人类任何优秀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以“多元”的眼光看待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优秀文化产生兴趣;培养学生要有“求同存异”的心态,要有融会贯通的胸怀,要有去伪存真的辩识能力。
5.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培养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养。
中学数学
1.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实践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量质互变等观点的教育,让学生树立辩证的思维理性方法,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培养独立自主和交流合作的良好习惯。
3.通过数学学科学习,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坚韧不拔,条理清晰,勇于创新的良好个性品质。
4.挖掘数学潜在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与简洁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受合情推理、演绎推理过程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严谨性,体会理性思维的科学性和魅力。
中学英语
1.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对异国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学习兴趣及探索精神。
2.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3.不断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包容异族文化,学会与人沟通,培养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中学物理
1.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中学化学
1.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并形成环保意识;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挖掘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生物
1.挖掘生物教材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知道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生物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生命活动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帮助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
2.引导学生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3.注重生命科学史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奥秘,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加强中学生生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形成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中学历史
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3.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历史上的革命和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5.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坏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能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中学地理
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了解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和开发及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学生对宇航事业的向往,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3.引导学生了解世界的基本格局,认识世界的分化和大同,初步建立全球意识,增强国际合作意识。
4.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基本地理国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5.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和家乡的民族构成,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懂得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俗。
6.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变化,懂得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中学音乐
1.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想像力和创造才能。
2.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3.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引导学生以开阔的视野,认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音乐课堂教学使学生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增进对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4.在音乐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组织丰富的课外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集体意识,提高道德修养。
中学美术
1.引导学生了解美(艺)术与社会、美(艺)术与历史、美(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美术(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自身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发展培养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视觉语言和美术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3.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参与文化传承与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引导学生树立为人类美术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的美好理想;帮助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民间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4.通过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中学体育
1.让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形成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引导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通过对体育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能够为了实现中华之腾飞以及自我人生价值而努力学习、积极锻炼。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获得亲身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整体认识,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了解,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让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道德与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真理的进取精神与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参与调查研究、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同时,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认识自我的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应根据我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关注民族地区的发展,利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深入认识与了解少数民族发展的历史、民族民间艺术和建设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
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信息娱乐,懂得辨识信息的真伪性、时效性等各种特性。从小就让学生掌握信息社会的生存技能及应对信息社会的骗局,通过提高信息素养使之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
2.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在互联网上坚定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在论坛、QQ、微信、微博等互动社区上不造谣、不传谣,与非法言论坚定地做斗争,还网络的一方净土。
3.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了解真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的区别,理解真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是辩证的、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的,让学生珍爱真实世界的生活。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能力的核心,也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成才最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通过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培养增强学生的逻辑能力,让学生更加适应于信息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5.培养学生对现代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新科技的的热爱,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投入到信息时代中,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等职业教育
1.充分发挥中职学校德育课主渠道作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积极开发校本德育课程,丰富德育课程的内容,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推动德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德育课教学方式和方法,探索符合学生需求的德育课教学途径,使之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2.文化课教学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形成诚信、敬业、责任的品德。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劳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专业课教学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就业观与创业精神教育。通过深入开展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能力。深入开展中职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围绕“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的主题,将竞赛要求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并有机地与课程教学内容相融合,展示中职学生的风采,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实训实习、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也是对中职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要结合实训实习、顶岗实习的特点和内容,抓住中职学生与社会实际、生产实际、岗位实际和一线劳动者密切接触的时机,借助校企合作,发挥用人单位、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的作用,开展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增强中职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讲安全、守纪律、重质量、求效率的意识,培养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 相关信息
- 无相关信息